情緒影響我們哪些器官

中醫的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精神活動。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情志活動是以臟腑精氣作為物質基礎,而外界刺激作用於相應的內臟,才能表現出特定的情志變化。故說"七情分屬於五臟";其基本規律是:心的情志為喜,肝的情志為怒,脾的情志為思,肺的情志為憂,腎的情志為恐。《黃帝內經.素問》概括:「人有五臟生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中醫認為情緒失調直接損害內在臟腑,故稱「內傷七情」。七情是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範圍,造成功能紊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現今西方醫學漸趨於重視精神因素對身心疾病的影響,並已證明它對內臟產生實質損害,這方面的知識早已是中醫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精神刺激過度,引起內在陰陽失衡,氣血在經脈內流動失常,以至臟腑功能失調,繼而產生疾病。

大喜——影響心臟
《黃帝內經.靈樞》曰:「喜樂者,神蕩散而不藏。」中醫所謂的喜樂是指偏於激動不安,興奮的情緒狀態。喜樂主要影響心臟,正常情況下,可以緩和緊張,使身體內外通利,心情舒暢。心臟負責精神、意識、思維等高級神經的活動,暴喜產生心火,出現精神不能集中,心悸,失眠,多夢等。如果情緒過於興奮和激動時,心跳會急劇加快、血壓驟升、耗氧量倍增,很容易誘發猝死。遇上興奮過頭而出現頭暈、心跳加快的症狀,要想辦法安靜下來,可以閉上眼睛做做深呼吸,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

憤怒——影響肝臟
中醫所講的憤怒包括怨恨、易怒及挫敗的情緒範疇。憤怒最直接影響肝臟,使其疏泄調節功能受損,於是造成氣血流動錯亂,出現面紅耳赤、嘔血、暈眩、昏厥等症狀。《素問.調經論》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日常生活所見,一些面色紅潤人仕很容易因為小事情而動怒。易怒的人易肝氣不疏,而出現悶悶不樂、煩躁易怒、頭昏目眩等,也是誘發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等疾病的重要原因。

悲傷——影響肺與大腸
《黃帝內經》說:「肺系一身之氣,司呼吸、主皮毛,開竅於鼻。」因此,肺被稱為人體的宰相,掌管生命的氣機運行。悲傷會阻滯人體氣機的運行,故過悲則傷肺。人在強烈悲哀時,會耗散肺氣,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

憂慮——影響胃、脾
中醫認為長期集中精神或沉思太過,令思維紊亂,也會導致多種病証。任何需要高度思索的活動都會引起失衡,最直接傷及脾胃,最終引起氣的流動不順暢,繼而表現疲倦、瞌睡及不能集中精神。

恐懼——影響膀胱和腎臟
恐懼是精神極度緊張而造成的膽怯。如果長期受恐懼困擾,不能舒解,則易引起病變。中醫認為極度恐懼下會使人腎氣不固,氣陷於下,腎之精氣無力升舉,提攝功能不足,則出現大小便失禁、遺精、流產等病理變化。

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
難以放鬆的人,心理容易出現緊張狀況和情緒改變反射到神經系統,會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亂,即通常所說的內分泌失調,例如:女性的卵巢、乳腺,男性的攝護腺都容易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
 

相關文章
保健防病
天時、地利、人和 「三因制宜」 有法可依
人們常說「天時、地利、人和」,其實想身體健康,也要這三方配合。這個概念衍生自中醫「三因制宜」之說,意指任何養生之法都會因「時」、「地」、「人」而有所不同及調整。想達到養生目的,必須要因應季節、地區及體
保健防病
病從口入 喝出來的肝超脂
肝臟積累過多脂肪,可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由過度飲酒引起,另一種是非酒精性原因導致。專家還在研究引起非酒精性肝超脂的確切原因,現階段認為多與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長期過高有關。幸好,注意飲食可有助
保健防病
預防肝超脂: 地中海飲食可行嗎?
全球每 4 人就有 1 人因為代謝問題令肝臟堆積多餘脂肪。這個情況不罕見,但絕對要上心!放任不管可以導致嚴重後果。想有效預防,可以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下手。   近期一份新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有機會有效
保健防病
5 大負面情緒 導致病由心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緊張焦慮的時候,也很容易胃痛甚至拉肚子,壓力大的時候連飯都不想吃,這些都是情緒影響疾病的案例。據研究指出,超過7成以上的疾病都是與情緒有關聯。 5 大負面情緒讓病由心生 1. 生氣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研究證實:視力改變或是早期腦退化的警號
眼睛作為靈魂之窗,不僅讓我們接觸外界,更能反映內在健康狀況。近年,有研究指出,某些視力問題可能是早期腦退化的警號。根據一項發表於《Alzheimer’s and Dementia》的研究,有顯著比例的視覺障礙患者同時出
保健防病
高蛋白餐單的另一面
現時流行著各式各樣的飲食法,高蛋白餐單是其中一種,利用蛋白質替代碳水化合物來改善體重和身型。只是世界上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完美餐單,高蛋白餐單也有人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進食高
保健防病
不想藥材易變質 存放遵照三守則
不少人都喜歡以海味或中藥材炮製老火靚湯,以達至保健養生的功效。但若食材存放不妥,反而會弄巧反拙,有機會令到藥性變質,補身隨時變傷身!   Tips 1:乾身食材忌放雪櫃 乾身的海味如乾花膠、乾鮑魚、陳
保健防病
【腎友度中秋】如何「腎」選美食中秋共團圓?
中秋佳節即將來臨,滿桌子的慶節美食令人垂涎三尺。然而,中秋美食的背後其實暗藏高磷、高糖的危機。對於腎友來說,選擇食物時需格外小心,應注意鉀、磷、油脂、鹽分和蛋白質的攝取,以免掉入這些美食陷阱。 &nbs
保健防病
研究發現 吃這些植物對腎臟好
除了用藥減緩腎損傷惡化之外,一份在2022年3月新發佈的研究證實有更多的植物有利於管理腎臟健康。這個發現可能會為保持腎臟健康帶來新的選項。   自古以來,植物常用於療法當中,普遍認為可能安全使用。
保健防病
思想太負面 不利大腦健康
長期的負面思想影響的不僅是情緒,還有腦部健康。   一項研究發現重複性負面思想會提高有害蛋白在大腦沉澱的數量,因此推斷會提高腦部退化的風險。這項研究對大約300名55歲或以上人士進行兩年的研究,參
保健防病
認知障礙症狀未必跟腦部問題有關?
根據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的數據,現時每10名70歲或以上的長者,便有一人患上認知障礙症;而85歲或以上的長者,則是每3名便有1名患者,可見認知障礙症變得愈來愈普遍。 認知障礙症常見的症狀包括失去短期記憶、性格及
保健防病
冷氣房運動健康小貼士
炎熱的天氣並非不運動的藉口!現時的健身室或室內運動場都有設置冷氣,能提高在運動時的舒適度。但在冷氣房下運動,跟平常在戶外活動,絕對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以下為你列出數個在冷氣房運動的健康小貼士。 &nbs
保健防病 疾病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