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科學家認為顏色與人的大腦有著某種聯繫,不同顏色對人的身體「情緒」思想和行為有著深刻影響。其實色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日常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色彩是視覺傳達信息的一個重要因素,能表達情感,能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情緒、精神以及行動反映。色彩的調製與運用得當,可以為人們的生活環境增添無比的美感,有效地緩解疲勞和心理壓力。
從前選擇家居裝修,色調大多是米白,比較單調。現在變化較多,可是怎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顏色呢?色彩心理學(Color Psychology)指出,色溫(Color's Temperature)和色調(Color's Tonal)的變化會影響我們的心情與感受。首先,你要問自己:你希望你的房間呈現出一種怎樣的效果?色彩可分為「暖色」與「冷色」,在室內設計色彩心理學 (Interior Design Color Psychology)中,黃、紅、橙色系被視為暖色系,紫、藍、綠色系則為冷色系。在大自然中,陽光、火焰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海水、碧綠的草地則讓你覺得涼爽而清新,而介於冷、暖色系之間的顏色,如米黃色、淺灰色等,則被稱為中性色。在室內設計中,暖色系更傾向於營造一種親密、舒適的環境,如果你的房間很大卻覺得不夠溫暖,或許你應該考慮換一種顏色;相反,冷色系則可以在視覺上擴大空間感,更適用於空間較小的房間。
四種家居顏色 影響心理健康
家居裝修顏色選擇對家居整體風格有好大影響,所以現今都不少人會選擇告別以往乏味的白色牆面,換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為家中顏色主調。不過,原來有些顏色,佔家中很大的面積,會對大家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由於顏色代表着不同的波長,承載着不同的頻率,人的身體與心理很容易受到色彩的潛在影響,所以大家要慎用以下四種家居裝修顏色。
紅色使人身心受壓
不少人認為紅色代表吉祥,所以每逢農曆新年及結婚喜事,大家都會見到紅色的出現。紅色還具有熱情的含義,佈滿燃燒的氣力。但用得太多紅色,會讓眼睛負擔過重,容易令人身心受壓、出現焦躁症,長期接觸會令人疲勞,甚至精疲力竭嘅感覺。所以,紅色只可做配色,不可作家居主色調。
深藍色令人消極
藍色可改善集中力,促進大腦的運作,如果家居以深藍色作主調,或會令屋內有一種陰氣沉沉和心情低落的感覺。長期在這種環境生活,或會令人變得消極、健康亦會欠佳。
黃色容易煩躁不安
家中裝飾以黃色作主調,視覺刺激太過強烈,易情緒不穩,更可能令人心情憂鬱,煩躁不安。此外,黃色亦會令人的腦神經意識中,充滿多層幻覺,對於精神健康欠佳的朋友來說,建議不要使用黃色主調。
紫色產生壓抑感
紫色帶給人沉靜,神秘及浪漫的感覺,故深受很多年青人歡迎,但如果家中空間被紫色佔了很大的面積,則易令屋內空間的色調變深,而產生壓抑感。如果希望家居能帶有愉快的感覺,此色只可作點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