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酒精容易傷肝,不少人為了肝臟健康,都會滴酒不沾,以好好保護肝臟機能,但不少人忽略了負面情緒對於肝臟健康的影響。長期處於憤怒狀態就猶如長期進食不健康的食物一樣,會日益增重肝臟的負擔。根據中醫理論所解釋,怒傷肝,而在香港的生活壓力迫人,我們雖然要關注飲食,但同時亦要注意情緒為健康帶來的影響。
中醫怎麼看?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肝主怒,經常有不開心的情緒會導致肝氣鬱結,而容易憤怒的人則會令肝氣橫逆。當人憤怒時,會出現面紅、視力模糊、頭暈、頭痛、高血壓等情況,久而久之會導致肝臟出現損傷。中醫認為,面對憤怒情緒時,應該要確認不良情緒的存在,徹底了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及早緩和情緒,盡量減少出現傷肝血、使肝氣不舒的情況。
西醫角度:心理質素會影響生理健康
當我們生氣時,會分泌一種稱為「兒茶酚胺」的物質,當身體分泌過多的兒茶酚胺時,會增加血液凝塊的形成,同時亦會導致高血壓的出現,間接令毒素堆積於肝臟,從而損害肝臟的功能。
如何保護我們的情緒及肝臟健康?
1. 要適當而不過度的抒發憤怒情緒
不論是過份的抒發情緒,或把負面情緒收藏在心裡,均對我們的生理質素產生負面的影響。憤怒時,可以出外走走,或進行一些較需體力的活動。在冷靜過後,可以和朋友或家人傾訴,以舒解悶氣。
2. 多吃「補肝不傷肝」的食物
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蛋白、奶類及雞肉等,均能促進肝臟細胞修復的能力;同時,攝取充足維生素亦有效改善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