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超越正常分布界限的脂肪堆积。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只含有少量的脂肪,约佔肝脏重量 <5%。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肝组织切片光镜下每单位面积见30%以上肝细胞有脂滴存在时,就称为「脂肪肝」。
成因
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有:
- 肥胖
- 糖尿病
- 长期饮酒
- 高血脂症
- 丙型肝炎
- 药物
症状
许多脂肪肝病例也没有任何徵状,其中轻微患者更特别难以察觉。不过患者或会觉疲倦或感觉肝脏位置疼痛或不适,即身体右侧肋骨对下处。疼痛是脂肪积聚太多令肝脏膨胀,导致肝脏表面的敏感膜层拉伸所致。
随着脂肪肝病情加深,肝脏或会出现疤痕渐渐硬化。肝硬化患者或会出现以下徵状:
- 腹部隆胀
- 皮肤痕痒
- 呕吐、呕血或便血
- 容易碰瘀
- 记忆模煳或记忆力差
- 虚弱及肌肉乏力
- 眼和皮肤泛黄(黄疸)
诊断方法
医生会询问病人的徵状并进行检查,此外并会询问过去的医疗病歷。病人必须将生活习惯和平常饮酒的分量坦白告知医生,以便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不少脂肪肝患者全无徵状,所以有时不容易诊断。
医生或会安排验血以界定肝脏功能是否正常,此外亦可能进行其他血液检测查找徵状的成因和排除其他可能成因。
医生或会转介患者到肝脏专科医生。脂肪肝并无任何特定的诊断检测,但肝脏专科医生一般会安排下列的检测:
- 超声波(Ultrasound)或扫描(Scan):超声波(Untrasound)、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扫描(MRI Scan)可制作肝脏造影,显示肝脏是否有任何脂肪。
- 肝纤维扫描(Fibroscan):这种扫描与超声波相似,可显示肝脏的疤痕。
- 肝活片检查(Liver Biopsy):这是唯一可确定肝脏受损程度的检测。活片是一小片肝组织,医生通常会用极幼的空心针插入肝脏抽取活片样本,病人须局部麻醉,样本会交送化验所分析。
治疗
脂肪肝大致分为两类:
- 酒精性脂肪肝,成因是饮酒过度。患者必须戒酒,否则脂肪肝日后会引致酒精性肝炎,再演变成肝硬化。戒酒后脂肪肝和肝炎很可能会痊癒。戒酒需要适当的支援,有关详情请咨询医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由糖尿病或肥胖等其他成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并无特定治疗方法,但患者可以改变生活习惯减少肝脏的脂肪,此外减去过高体重、多做运动和治疗糖尿病及高胆固醇等其他疾病亦有助减去肝脏脂肪。
併发症
脂肪肝与各样疾病,均息息相关,互相影响:
1. 中风、心脏病 :患上脂肪肝的患者、中风和心脏病发机会高一倍。
2. 糖尿病: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糖尿病人,均患有脂肪肝。 脂肪肝病人,身体会对胰岛素出现抗性。胰岛素乃帮助身体调节机能、葡萄糖控制的荷尔蒙。当身体对胰岛素没有分应,血糖就会上升,增加患上糖尿病风险,长远引发心血管疾病。而糖尿病患者的肝病一般比较严重,而且较易发炎、纤维化,患上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亦风增高。
3. 肝硬化:有少部份脂肪肝病人,最终会变成肝硬化。确诊肝硬化的病人,大约有三成人士于五至十年后,会出现肝癌与其他肝硬化併发症,如:肚积水、食道出血。
风险高人士
- 高血糖
- 高血压
- 肥胖
- 胆固醇高
预防方法
- 控制体重
小心控制体重,避免过重。理想的腰围上限为:
男性:33吋(84cm)
女性:29吋(74cm)
- 饮食及药物
- 避免过量进食高脂肪类食物
- 糖尿病则需加紧控制,按照营养师及医生之建议
- 保持正常血压。血压低于130/85毫米汞柱。
- 适量饮酒,香港卫生署建议男性每日不应饮用多于3-4单位的酒精、每周亦不应超过21个单位﹔女性每日不应饮用多于2-3单位的酒精、每周亦不应超过14个单位
- 依照医生指示服药
脂肪肝数据
脂肪肝是现今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有些病例会演变成为严重疾病。目前脂肪肝和酒精都是肝硬化的常见成因,医学界相信每三个人中约一人有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男性患非酒精性脂肪肝比女性常见,糖尿病患者及年逾50岁人士风险亦较高。
参考资料:卫生防护中心、香港肝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