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腎友的飲食攻略

聽到醫生說可能需要洗腎時,腎友們少不免會產生心理壓力。他們需要和洗腎長期共存,面對生活上的改變,不少人覺得無所適從,甚至會變得消極憂鬱。其實生活品質對洗腎腎友也是相當重要。那麼他們又可以怎樣再次享受生活呢?

 

飲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因為腎臟已經無法好好排出廢物,所以洗腎腎友依然需要小心飲食。營養師會因應個人需要訂製餐單,確保營養均衡。以下是一些基本的飲食原則:

 

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友

 

蛋白質

多吃蛋白質!蛋白質可以幫助增肌、促進傷口癒合、增強免疫力等進而改善整體健康。每餐都應該包含優質蛋白,例如雞蛋、肉類、魚類。

 

穀物類

攝取足夠的熱量也很重要,除非需要減重或者控制血糖,不然米飯和麵包等穀物類是非常好的熱量來源!

 

蔬果類

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友需要盡量減少攝取鉀。雖然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含有鉀,不過含量卻不一樣。需要洗腎的腎友可以選擇鉀含量較低的蔬果,例如蘋果、莓、葡萄、西蘭花、茄子和胡蘿蔔等。

 

乳製品

進行血液透析的腎友需要小心磷的攝取,很多乳製品都屬於高磷食品。要注意不管是脫脂奶、低脂奶還是全脂奶,它們磷的含量都是一樣的。牛油、奶油芝士和瑞克達芝士(Ricotta cheese)則是較低磷的選擇。

 

進行腹膜透析的腎友

 

蛋白質

蛋白質會隨著洗腎過程流失,所以應該多吃優質蛋白來補充。避免攝取低生理價蛋白質食物,例如植物性蛋白質。

 

熱量

除了從食物吸收熱量,部分熱量會由透析液裏的葡萄糖提供,因此飲食上應該控制好熱量攝取以便維持正常體重。

 

鉀和磷

鉀和磷都是常見於食物的礦物質,因此食物的選擇和份量很重要。醫療團隊會緊密監察洗腎腎友血液中鉀和磷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身體健康。

 

雖然洗腎腎友在生活上會面對很多改變,相信在醫療團隊和營養師的協助下,可以慢慢適應。加上用正面的心態面對,可以慢慢調整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相關文章
疾病資訊
腎病
腎結石知多少,預防腎石從飲食入手!
腎結石影響全球 30 至 60 歲人口的約十分之一,可見腎結石非常普遍。腎結石是腎臟內出現的結晶,通常由尿液中的礦物質和鹽類組成。當這些物質在腎臟內的濃度過高時,就可能逐漸聚集、沉澱,最終形成結石。腎結石不僅
疾病資訊
肝臟
男性常見疾病 - 肝硬化
肝硬化是因肝臟長期受損,導致肝纖維組織增加,肝小葉構造的改變而變硬。 肝硬化的成因 引致肝硬化的主要成因是: 酗酒 感染病毒(如慢性病毒性肝炎) 大量服用某些藥物 長期受某些環境毒物侵害
疾病資訊
腎病
哪些疾病容易併發腎臟病?
許多疾病會引起腎臟病變,導致慢性腎衰竭。若能妥善治療原發疾病,腎功能便會獲得改善。以下為容易併發腎臟病的常見疾病,如果患有這些疾病,就要小心防範。 不要小看感冒 感冒雖然是小病,若沒有好好調養,也可
疾病資訊
腎病
骨鬆危機:骨質難存竟是腎虛所致?
骨質疏鬆被譽為當今老年人的隱形殺手,其影響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有二億人受到骨質疏鬆的影響,特別是在老年女性中更為普遍。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發現自己的骨骼變得愈來愈脆弱,
疾病資訊
腎病
洗腎也要活的開心健康
不少有慢性腎臟問題的人得知需要洗腎的時候,會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不少例子因為無法接受需要長期依賴洗腎而變得沉默和消極,因為情緒而令生活品質下降。其實,需要洗腎的腎友也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改善體力。體能好
疾病資訊
腎病
身體基本的四種氣
中醫將人與大自然看為一整體,看重兩者之間的關係,晝夜、四時變化都會影響到身體的氣血運行,從而對身體產生好或壞的影響。例如春夏人體氣血旺盛,秋冬氣血較弱;月圓氣血盛,月缺氣血弱,甚至一天十二時辰中身體及
疾病資訊
腦退化
照顧者指南:如何支持腦部退化家人的生活
腦部功能異常衰退的患者,其腦細胞會急劇退化,除了會影響記憶力之外,其他的認知功能也會漸漸下降。這不但是對患者本人的打擊,對於照顧者來說無疑也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階段。今天,我們將會探討如何支持和照顧患有
疾病資訊
腦退化
柏金遜症
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它因1817年英國醫生詹姆士柏金遜(Dr James Parkinson)首先發表了一篇記錄此病的醫學論文而得名。 柏金遜症是由於腦幹內稱作「黑質」的部位退化,以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
疾病資訊
腦退化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認知障礙症的一種,由腦神經細胞死亡所致,患者的記憶力、語言能力、行為及情緒會受影響。症狀會隨著時間不斷惡化,逐漸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治療阿茲海默症,一般的療法為拖延及控制
疾病資訊
腎病
【排尿真相】如何從小便看出腎臟健康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負責將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當腎臟出現問題時,尿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小便是判斷健康的重要指標,特別是腎臟和泌尿系統的狀況。通過觀察小便的泡沫、顏色、氣味以及頻率,
疾病資訊
肝臟
內臟脂肪豈止是脂肪—脂肪肝的起源
若要從身體外型分辨肥胖與健康,最明顯是手、腳及腰部上的贅肉﹔但若談到內臟脂肪,大家又能否從肉眼判斷?而內臟脂肪跟脂肪肝的關連又在哪裡?   甚麼是內臟脂肪?甚麼是皮下脂肪? 內臟脂肪與皮下脂
疾病資訊
腎病
肥胖會引起腎臟病嗎?
肥胖人士絕對是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經醫學專家證實,肥胖者罹患腎臟病的機率,較普通人高50%,同時從肥胖到引發腎臟損傷,過程其實十分緩慢,且無明顯症狀,所以大多數人不會把肥胖和腎臟病聯想在一起,也因此忽略
保健防病 疾病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