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的骨骼新陳代謝病症。患者的骨質密度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因而容易導致骨折。骨質疏鬆症的好發期是50歲起,然而,當我們邁入40歲之後,隨著年齡增長,骨骼組織的鈣質會逐漸流失,骨質變得脆弱而形成骨質密度疏鬆和容易折斷。雖然骨質疏鬆會影響全身的骨,但脆性骨折會出現在特別的位置,並於不同的年齡階段,顯示有其他的因素導致骨折。60歲後會最先出現手腕骨折,接著脊骨。而至80歲後才出現股骨折,這可能與失肌症愈趨嚴重及摔跌有關。

 

成因

  • 年齡增長:45歲以上或更年期後的婦女,體內雌性荷爾蒙下降,導致骨骼內的鈣質大量流失,加上破骨細胞較造骨細胞活躍得多,骨骼生長受到抑壓﹔因此,這些婦女特別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 性別: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6至8倍。
  • 缺乏雌激素:女性過早停經(45歲前)或接受切除卵巢手術因而導致提早停經。
  • 種族差別:亞裔人及白種人比黑種人更易患此症。
  • 長期攝取鈣質不足:偏食、節食或日常的飲食含鈣量低的婦女,尤其是不喝牛奶、不吃乳製品、豆類及蔬菜。
  • 吸煙、酗酒、喝太多咖啡。
  • 先天性骨架小、身材瘦小及體重輕者。
  • 家族性遺傳。
  • 少接觸陽光。
  • 缺乏運動。
  • 某些病患者如洗腎者、維他命D缺乏者和曾接受腸胃手術的人士。患有風濕關節炎、血癌及內分泌毛病等的人士也比較容易患上此症。
  • 長期服食一些激素如類固醇藥物可引致骨質流失。

 

症狀

骨質疏鬆症本身並沒有任何病徵,若感到痛楚,一般都是由於骨折所致。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脊椎及前臂骨。患者或因輕微碰撞,或因跌倒而股骨骨折,脊椎骨即使沒有任何碰撞也會漸漸塌陷,令背部變得彎曲,形成駝背及變得矮小,部分患者亦會出現背痛的情況。

 

診斷方法

常見測量骨質密度的 方法有:

  • 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儀(DEXA):用於診斷及監察治療的效果。
  • 超聲波儀器(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只可以作為骨質密度的初步篩驗方法,並不能作為確診工具。

 

治療

  • 抗流失類藥物(如 calcitonin),可減緩骨質流失速度
  • 促骨生長類藥物(如 teriparatide),幫助增加骨質密度
  • 雌激素,適度補充可強化鈣質運作效率

 

併發症

  • 髖部骨折:會有長期疼痛、行動不便等症狀,甚至需依賴他人照護。此外,髖骨骨折也可能致死,骨折第一年內有20-24%的患者會死亡,往後五年亦有死亡風險。
  • 脊椎壓迫性骨折:腰背痛、駝背、身高變矮、行動困難是常見的症狀,嚴重時需長期臥床,肺部功能也可能受損。
  • 心理健康受損:心理狀態也會受影響,由於外貌改變,患者自尊可能受挫,甚至會引發憂鬱症。

 

風險高人士

  • 50歲以上長輩
  • 女性,女性患病機率大於男性
  • 人種因素,亞洲人與高加索人較易患病
  • 骨質疏鬆症家族病史
  • 疾病因素,如類風濕性關節炎
  • 吸煙、酗酒
  • 飲食不正常,如鈣質、蛋白質、維生素D攝取不足
  • 缺乏運動

 

預防方法

1.均衡飲食

  • 多選擇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
  • 奶類食品:如牛奶、奶類製品、芝士、乳酪等(可選擇一些低脂或脫脂產品以免造成過胖)。
  • 海產類:連骨或殼食用的海產,如白飯魚、銀魚乾及蝦米等。
  • 豆品類:板豆腐、加鈣豆漿、素雞、枝竹及腐皮等。
  • 蔬菜類:深綠色的蔬菜,如白菜、西蘭花、菜心等。
  • 果仁類:如杏仁及芝麻等。
  • 攝取足夠維生素D,例如:雞蛋黃、已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等。
  • 減少進食含高鹽分的食物,如鹹魚和豉油等調味料,以減少鈣質流失。

2.切勿吸煙、酗酒。應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濃茶等。

3.適量的負重運動,例如:步行、太極、健身操等。保持每星期最少做3次、 每次30-60分鐘的運動。

4.戶外活動,透過曬太陽來協助製造維生素D,以幫助吸收鈣質。但切忌曝曬,以免灼傷。

 

骨質疏鬆症數據

隨著人口老化,骨折及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資料顯示,香港約有30萬婦女及10萬男士患有此症。

美國有統計數字:骨質疏鬆性骨折發病人數已超過心肌梗塞、腦中風和乳腺癌三種疾病的總和;僅骨質疏鬆性骨折每年的治療花費:美國200億美元、英國10億英鎊、德國25億歐元。看到這些數字,再結合骨質疏鬆性骨折所具有的「四高一低」(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醫療費用和低生活品質)的這些特點,足以配得上「健康殺手」的稱謂。

 

參考資料:衛生署、香港骨質疏鬆學會

相關文章
疾病資訊
肝臟
肝臟超脂吃甚麼: 素食有用嗎?
肝臟裡藏著滿滿的油,通常都是吃出來的。現在的飲食文化包含了大量的飽和脂肪和精緻糖,容易提供過剩的能量。那麼純素飲食對肝脂肪超標的人有好處嗎? 在2021年,一份前導研究探討純素飲食會如何影響肝脂肪過高的人的
疾病資訊
腦退化
認知障礙症患者 溝通十式
許鞍華有套電影《女人四十》,就是講述新袍蕭芳芳照顧患上腦退化症的老爺,相處、溝通上的種種困難。電影笑中有淚,但現實中作為照顧者的家人就困難重重。其實認知障礙症是因大腦神經細胞病變而引致大腦功能衰退的疾
疾病資訊
腎病
慢性腎衰竭是甚麼?
腎病很多時是無徵兆的。腎功能衰竭可影響身體所有器官的運作,當發展至末期腎衰竭(Renal Failure),若沒有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則可致命。現時本港有10, 000多名末期腎衰竭病者。 腎臟的主要功能為排泄身體內經新
疾病資訊
注意!肝出現毛病兩星期 瞬即影響腦部健康!
肝功能下降使體內毒素積存 肝臟就如身體的過濾器,把體內有毒物質排出擔任重要角色。如果肝臟功能下降如肝硬化,一些物質無法被排出體外,會引起思維混亂、意識下降的疾病,稱為肝性腦病,嚴重的會引致肝性昏迷甚
疾病資訊
酒精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是指由酗酒而引致的肝炎。一般來說,有酗酒習慣的人容易患上酒精性肝炎,但實際上飲酒的多少與患上酒精性肝炎的風險並不是完全相對,事實上,有不少患者平常並沒有酗酒的習慣。   成因 顧名思義,
疾病資訊
腦退化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認知障礙症的一種,由腦神經細胞死亡所致,患者的記憶力、語言能力、行為及情緒會受影響。症狀會隨著時間不斷惡化,逐漸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治療阿茲海默症,一般的療法為拖延及控制
疾病資訊
肝臟
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因肝臟長期受損而導致肝臟細胞組織纖維化,屬於肝臟疾病中較後期的階段。每當肝臟細胞因疾病、過度酗酒或其他原因受損時,肝臟均會修復受損的細胞,而過程中會形成疤痕組織。當肝硬化情況持續時,大量的肝
疾病資訊
腎病
骨鬆危機:骨質難存竟是腎虛所致?
骨質疏鬆被譽為當今老年人的隱形殺手,其影響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有二億人受到骨質疏鬆的影響,特別是在老年女性中更為普遍。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發現自己的骨骼變得愈來愈脆弱,
疾病資訊
腎病
身體基本的四種氣
中醫將人與大自然看為一整體,看重兩者之間的關係,晝夜、四時變化都會影響到身體的氣血運行,從而對身體產生好或壞的影響。例如春夏人體氣血旺盛,秋冬氣血較弱;月圓氣血盛,月缺氣血弱,甚至一天十二時辰中身體及
疾病資訊
腦退化
腦中風會加劇腦中風!中風一次大腦恐衰老 3.6 歲!
腦中風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和殘疾原因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 1 億人曾經罹患過中風。腦中風的好發年齡為 50 至 75 歲。根據數據顯示,大部分中風患者在康復後會出現身體活動受限、進食困難、語言障礙等後遺症,
疾病資訊
腎病
【排尿真相】如何從小便看出腎臟健康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負責將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當腎臟出現問題時,尿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因此小便是判斷健康的重要指標,特別是腎臟和泌尿系統的狀況。通過觀察小便的泡沫、顏色、氣味以及頻率,
疾病資訊
肝臟
肝胰息息相關—肝臟不好隨時拖垮胰臟!
肝臟健康常常被人重視,但位於肝臟附近的胰臟,卻是最常被人們忽略的器官之一。 肝臟及胰臟除了位置相近外,他們的功能亦十分類同,甚至可以說是肩並肩維持身體健康。因此,兩者的健康絕對有互相的影響,但實際上
保健防病 疾病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