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不少肾友讨论,当肾功能下降至某程度时,是否已经需要「洗肾」,以及该选择哪种透析方式。事实上,什么时候应该开始透析,以及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之间如何选择,确实让许多肾友和家属感到困惑。了解这两种透析方式的差异及其适用时机,不仅能够帮助肾友获得最合适的治疗,还能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维持。
什么时候需要洗肾?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毒器官,负责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并保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然而,当肾功能下降超过 90%,肾脏无法再有效地将代谢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这时患者便需要透析或肾脏移植来维持生命。
注意洗肾 6 大徵兆!
当肾功能严重下降时,肾脏无法有效排除毒素和多余的液体,这些废物会在体内积聚,并可能导致以下徵兆:
- 长期疲倦:废物在体内积累会导致患者持续感到疲倦,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 唿吸困难:多余的液体可能会在肺部积聚,导致唿吸急促、气短或出现胸闷的感觉。
- 水肿:由于液体滞留于体内,令手脚、脚踝、脸部等部位出现浮肿。
- 噁心/呕吐:毒素于体内积聚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导致食慾不振、噁心或呕吐。
- 尿量减少:由于肾脏无法产生足够的尿液来排除体内的废物,可能会出现尿量显着减少,甚至无尿的情况。
- 血压上升:肾功能下降时,肾脏无法正常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导致它们滞留在血管内,从而引起血压上升。肾脏受损也会影响调节血压的荷尔蒙,进一步加剧高血压的情况。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有什么分别?
肾脏透析(俗称「洗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 血液透析:俗称「洗血」,患者的血液被引导至透析器中,透析器会像人工肾脏一样,过滤并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的液体,然后将干净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
- 腹膜透析:俗称「洗肚」,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腹部内壁的薄膜)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透析液注入腹腔后,废物和多余液体会通过腹膜进入透析液中,透析液再被排出体外。
肾脏透析怎么选?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其优缺点,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以及个人偏好来决定适合的透析方式。以下是两种透析方式的优缺点比较:
血液透析
频率:每週只需进行 3 次,每次 3 – 5 小时
优点:
- 在医院或透析中心进行,由专业医护人员监控,能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缺点:
- 每週需多次前往医院或透析中心
- 每次透析需打 2 枝针
- 有较高的血液感染风险
- 可能出现副作用,如血压变化、噁心等
- 有饮食限制,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取,并需限制钾、磷、盐和水分的摄取
腹膜透析
频率:每日进行4 – 5次,每次约 30 分钟
优点:
- 在家中进行,时间较弹性
- 无需打针
- 副作用较少
- 饮食限制较少,可摄取适量水分和蛋白质,钾的摄取量不受限,但仍需限制磷的摄取
- 能延长保留残余肾功能的时间
缺点:
- 患者需要学会自行操作,或者需要家人的协助来进行透析
- 较易出现腹膜炎
预防胜于治疗
透过早期筛检与积极管理肾脏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可以延缓甚至避免肾功能恶化至需要透析的阶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都是保护肾脏的关键措施。让肾脏保持健康,才是让生活更轻松的最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