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時間表】一天怎麼過才是最養生?

在中醫理論中,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亦即「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提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指出人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與自然界的規律息息相關,例如季節變化、氣候變遷、地理環境以及晝夜交替等,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唯有順應自然的節律,才能維持身心的平衡。

 

甚麼是「12 時辰養生法」?

「12 時辰養生法」是源自中醫傳統智慧的一種養生理念,將一天劃分為 12 個時辰,對應人體的 12 條經脈與 15 個絡脈。每條經絡在特定時辰內運行,並在該時段達到氣血運行的高峰。中醫認為,「順時而養」是健康的關鍵。透過遵循「12 時辰養生法」,將日常生活與人體自然節律相結合,例如在適當的時辰用餐、運動、休息或保養身體,能夠更有效地平衡陰陽、疏通經絡,以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效果。

一.肺經(寅時:凌晨 3 時至 5 時)

建議:熟睡

當人體進入深度睡眠時,肺部開始發揮「肺朝百脈」的作用,全身的血液通過經脈匯聚到肺部,再將氣血輸送至全身臟腑,滋養各器官。此時肺經的運行達到高峰,若能進入穩定的熟睡狀態,便能有效促進氣血循環,讓膚色更加紅潤,精神更加充沛。然而,肺部功能較弱的人士,特別是肺氣虧虛或氣血不足者,常在此時因咳嗽或呼吸困難而醒來。

 

二.大腸經(卯時:凌晨 5 時至早上 7 時)

建議:多喝水助排便

此時氣血流經大腸經,是人體排毒與排便的最佳時機。早晨起床後,建議飲用一杯溫水,有助潤滑腸道,以促進腸道蠕動,為身體清除前一天積累的廢物做好準備。除了養成早起喝水的習慣外,也建議進行簡單的伸展活動,有助喚醒腸道功能。

 

三.胃經(辰時:早上 7 時至9 時)

建議:吃早餐

辰時是胃經最活躍的時段,適合進食早餐,幫助消化吸收並為新一天提供能量。早餐宜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全麥麵包或雞蛋,避免油膩食物,以減輕胃部負擔。同時,細嚼慢嚥有助胃經更好地運行。吃完早餐後,可適當地按摩腹部。

 

四.脾經(巳時:早上 9 時至11 時)

建議:多伸展

此時脾臟功能最為旺盛,負責消化、吸收和調節排泄。早上吃的食物會在這段時間被消化吸收。中醫認為「脾主肌肉」,因此這段時間可進行適量的伸展運動,有助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脾的功能。

 

五.心經(午時:上午 11 時至下午1 時)

建議:小憩一會

午時氣血流注心臟,正是心經運行的高峰期。中醫認為「心主神明」,此時適合小憩片刻,幫助放鬆心情、促進氣血循環,恢復精力。同時,保持心情平和,避免過度勞累或情緒波動,對心臟健康尤為重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休息,能有效提升下午的工作和學習效率。

 

六.小腸經(未時:下午 1 時至 3 時)

建議:吃午餐

小腸負責吸收養分並將其輸送至全身,因此這段時間是進食午餐的黃金時段。午餐應均衡搭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蔬菜,避免過於油膩或過量進食,以減輕小腸的負擔。由於過了這段時間小腸的功能逐漸減弱,因此有「過午不食」的說法。

 

七.膀胱經(申時:下午 3 時至 5 時)

建議:多喝水

此時是膀胱經運行最旺盛的時段,也是補充水分的最佳時機。這段時間多喝水能促進膀胱功能,有助排除體內廢物。同時,午餐攝取的養分已經通過小腸吸收到血液中,令變得血液黏稠,多喝水還能稀釋血液,減輕血管負擔,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此外,這段時間頭腦最為清醒,適合進行工作和學習等需要邏輯思考的活動。

 

八.腎經(酉時:下午 5 時至晚上 7 時)

建議:吃晚餐

腎主藏精,被稱為「先天之本」,負責陰陽平衡與生長發育。酉時是一天工作後的休息時間,不宜過度勞累,以免損耗腎氣。同時,此時進食晚餐應以清淡為主,適量進食,避免油膩或過飽,減輕腎臟與消化負擔。

 

九.心包經(戌時:晚上 7 時至9 時)

建議:靜止休息

《黃帝內經》提到:「心者,君主之官也。」心臟如人體的君主,而心包則是保護和調節君主運作的重要官員,負責維持心臟的正常功能。此時血液循環最為旺盛,血壓相對較高,因此適宜進行靜止活動,如坐下放鬆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十.三焦經(亥時: 晚上 9 時至 11 時)

建議:平靜思緒

三焦經負責調節體內氣血循環,三焦通百脈,此時是百脈休養生息的關鍵時刻。應為入睡做好準備,保持心情平穩,避免情緒波動或過度思考。此時適宜進行放鬆的活動,例如閱讀、冥想或泡腳,都有助身心進入平靜狀態。

 

十一.膽經(子時: 11 時至凌晨 1 時)

建議:入睡

膽經為「中正之官」,主決斷。子時是陽氣初發的時間,而陽氣生發直接關係到一天的活力來源。若能在此時入睡,身體便能充分補充能量,恢復精力,有助第二天保持頭腦清晰、精力充沛。然而,若未能在子時前入睡,陽氣便無法順利生發,可能會導致新一天出現疲倦感、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長期如此甚至會影響身心健康。

 

十二.肝經(丑時: 凌晨 1 時至3 時)

建議:深度睡眠

此時是肝經最為活躍的時間,若此時能夠進入深度睡眠,有助滋養陽氣,同時有利於肝臟排毒。然而,若此時未能入睡,或頻繁醒來,可能會影響肝臟的正常運作,進而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疲倦、易怒、面色暗沉等問題。若此時醒來,應儘量保持心情平靜,避免焦慮或過度用腦,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肝腎力」讓您一天保持好活力!

跟隨「12 時辰養生法」的同時,還可以配合「肝腎力」來為肝腎提供額外支持。「肝腎力」源自日本漢方,萃取三七和杜仲葉兩大天然成分,有行氣活血、滋養肝腎之效,有助緩解手腳無力、失眠、食慾不振等因腎虛而引起的不適。超過 20 年的科研證實,「肝腎力」具有抗氧化和抗炎化作用,為肝腎健康提供全面保護,並有助改善腎功能指數(eGFR)。透過結合「12 時辰養生法」和「肝腎力」,全面呵護肝腎健康,讓您每天元氣滿滿,輕鬆迎接每一個挑戰!

相關文章
保健防病
白粥陷阱
生病吃白粥是很多病人的指定動作,大家都認為吃得清淡點可有助復元。又或者想清清腸胃都會選擇食白粥。可是但從養生的角度來看,白粥是否真的對我們身體有益? 白粥含大量水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因此對於糖
保健防病
全面解構芫茜功效和禁忌
芫茜大概是伴菜界的榴槤,不喜歡的人連芫茜接觸過的食物也不能接受,相反,喜歡芫茜的人則可以「芫茜當菜食」。縱使芫茜獨特的氣味十分具爭議性,但不得不承認的是,芫茜的功效多不勝數,常吃好處多! 芫茜有甚麼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研究證實:視力改變或是早期腦退化的警號
眼睛作為靈魂之窗,不僅讓我們接觸外界,更能反映內在健康狀況。近年,有研究指出,某些視力問題可能是早期腦退化的警號。根據一項發表於《Alzheimer’s and Dementia》的研究,有顯著比例的視覺障礙患者同時出
保健防病
醉酒行房傷腎精
常言道:「酒後亂性。」醉酒讓人意亂情迷,情難自控欲一享魚水之歡。可是為了一時之快感醉酒中行房,隨時傷腎又傷身。《黃帝內經》的素問提到:「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遺傳因素決定一切?
觀察到好幾位家庭成員都有同一種健康問題,不禁令人猜想是否基因遺傳的問題,自己是不是也會受同一個問題困擾?確實,有些腎臟問題是有機會遺傳的。但很多時候,即使多位家庭成員有同一種腎臟問題,基因並不是主因。
保健防病
冷氣房運動健康小貼士
炎熱的天氣並非不運動的藉口!現時的健身室或室內運動場都有設置冷氣,能提高在運動時的舒適度。但在冷氣房下運動,跟平常在戶外活動,絕對有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以下為你列出數個在冷氣房運動的健康小貼士。 &nbs
保健防病
腎臟病的心理療法
中醫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7種情緒狀態。中醫認為,情緒失調直接損害內在臟腑,故稱「內傷七情」。七情是客觀事物所引起的心理狀態及反應,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引起疾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生酮飲食】腎友可以生酮嗎?一文了解生酮飲食對腎臟的影響!
近年,生酮飲食因其快速的瘦身效果而廣受追棒,尤其在社交媒體上大受歡迎。然而,這種飲食方式對於健康卻可能是一把「雙面刃」。所謂的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簡稱Keto Diet),其實是一種以攝取極少碳水化合物
保健防病
睡得好是健康關鍵
睡眠跟身體休息修復和記憶處理有關,因此每晚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至為重要。   根據人類睡眠時的眼球變化,睡眠可以區分為飛快速動眼期(NREM)和快速動眼期(REM)。在NREM時期可以再細分4個時期(Stag
保健防病
居住衛生環境差隨時有肝炎?
一提起肝炎,大家都容易想起慢性的乙型及丙型肝炎,但近月在港出現的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提高了大眾對於預防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的意識。鑑於甲型及戊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為進食受污染食物,保持家居環境清潔
保健防病
皮膚過敏人士 冬日選衣要點
冬日至乾燥氣候來襲,不少人都會受到皮膚敏感問題困擾,每天痕癢難當。其實除了從皮膚護理方面舒緩冬天敏感不適,敏感人士可避開導致皮膚過敏徵狀出現的衣服質料,有減少肌膚受刺激的機會。以下為大家簡單介紹5種導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腦力鍛鍊】麻雀電玩遊戲有助活化大腦!
麻雀,對許多人而言是一種娛樂活動,但亦有不少人將其作為鍛鍊腦力的工具。麻雀之所以能鍛鍊大腦,是因為遊戲過程中需要記住大量的牌面信息,並分析出牌策略,這對玩家的記憶力和邏輯力都是一種挑戰和訓練。許多研究
保健防病 疾病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