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浸溫泉的養生好處你要知!

一提起浸溫泉,相信大家都會想到日本寧靜清幽的溫泉旅館。吃過一頓美味的晚飯後,可以在大自然的環境下享受熱乎乎的溫泉,簡直就是人生一大賞心樂事。其實溫泉除了可以放鬆我們的神經外,經常浸泡溫泉對我們的身體亦有不少的健康益處,絕對是到日、韓旅遊的重點養生項目之一!

 

1. 改善血液循環

天然的溫泉水含有多不勝數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如鈣、鎂、硫化氫和二氧化碳,多浸溫泉能夠使身體皮膚大範圍吸收這些礦物質,既能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亦能改善高血壓、神經失調和動脈粥樣硬化等問題。

 

2. 治療皮膚問題

研究指出,溫泉中的二氧化矽(Silica)可以使乾燥和粗糙的皮膚變得光滑和柔軟,難怪溫泉一直以來素有「美人之湯」之名。 同時,水中含有的硫(Sulfur)也具有可以緩解皮膚問題如濕疹和牛皮癬等的作用。

 

3. 減少壓力及促進睡眠

浸溫泉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放鬆,令我們更容易吸收不同的營養及改善我們的睡眠模式。同時,溫泉的熱力及浮力能夠減輕關節日常承受的壓力,對於曾受過創傷的或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人士有莫大的幫助。

4. 促進身體排毒功能

定期浸泡溫泉能夠促進內分泌系統正常化,對於排出身體內的毒素有莫大的幫助,同時亦可以幫助通過出汗釋放體內毒素。

相關文章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風濕解碼】風濕竟與肝腎虧虛有關?解決風濕根源,從此不再懼怕下雨天!
記得每逢換季、下雨天,走廊裡總是彌漫著濃厚的藥油味,鄰家的老人也不時抱怨關節的風濕痛。對不少中老年人來說,風濕成為了他們的噩夢,每次發作都疼痛難耐。藥油、止痛藥更成了他們的傍身之物。 然而,這些都只能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專業陪月專欄:補唔到身好唔抵?
最近從 Facebook「陪月黑名單」專頁中看到其中一個頗特別的投訴,就是「沒有為太太好好補身」。有趣的是絕大部分留言都認為坐月補身萬分重要。坊間對「補身」一詞理解比較單一,以為吃山珍海味才算補身—&mdash
保健防病
高蛋白餐單的另一面
現時流行著各式各樣的飲食法,高蛋白餐單是其中一種,利用蛋白質替代碳水化合物來改善體重和身型。只是世界上沒有適合所有人的完美餐單,高蛋白餐單也有人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進食高
保健防病
有氧運動或有助改善認知能力
腦部退化的問題至今尚未有解決的方案,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關鍵。一份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進行的研究顯示中等到劇烈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有輕度認知困難的成年人可能有幫助。   研究團隊觀察了37名年齡介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太極強腎 內外兼修的健康智慧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常常忽略了自身的健康狀況。經常感到疲憊、消化不良、腰膝酸痛等,這些都是肝、脾、腎功能逐漸衰退的警號。根據中醫理論,這些臟器的健康對維持整體機能至關重要,但現代生活方式卻加速了
保健防病
從健康科學解釋風水禁忌
提起風水,一般人不認識就覺得迷信無知,其實這門學問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很多風水理論和現代科學密切相關的元素,而這些元素,都對人的健康有著不可忽略的聯繫。中國風水排斥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注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
保健防病
家居顏色心理學
許多科學家認為顏色與人的大腦有著某種聯繫,不同顏色對人的身體「情緒」思想和行為有著深刻影響。其實色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力不容忽視。日常生活中,色彩無處不在。色彩是視覺傳達信息的一個重要因素,能表達情感,
保健防病
夏天衫多熱傷腎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戶外隨時達35度。從中醫的角度看,暑熱使人發汗,而人體津氣往往隨着流汗過多而耗傷,因此稱「暑熱傷津耗氣」。很多人一到夏天就會出現口乾口渴、少尿、小便短赤等傷津表現,另一方面則出現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現在開始保養會太晚嗎?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
早前,我們有幸邀請到現居香港的日本健走訓練導師——荒井園子小姐,與我們分享她對步行與健康的看法。在這次訪談中,荒井小姐不僅剖析了步行對身體的多重益處,還強調了正確步行姿勢對維護長期健康的重要
保健防病
【肝腎力 Q&A】一次解答有關肝腎力的常見問題!
由日本製造的天然保健品「肝腎力」,以天然方式提升現代人的肝腎健康為目標,多年來深受廣大用家的信賴和支持。然而,我們發現許多人對其功效、食用方法及適用人群等方面仍存有疑問。因此,我們特意整理以下常見問題
保健防病
病從口入 喝出來的肝超脂
肝臟積累過多脂肪,可大致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由過度飲酒引起,另一種是非酒精性原因導致。專家還在研究引起非酒精性肝超脂的確切原因,現階段認為多與血壓、血糖、膽固醇水平長期過高有關。幸好,注意飲食可有助
保健防病
【寫字救大腦】研究證實:「練書法」有助延緩腦退化
您有沒有想過,「寫字」這項簡單的活動,竟然對延緩腦退化有極大幫助?書法不僅是一種修心養性的靜態藝術,還是許多長者日常生活中深受喜愛的閒餘活動。作為一項需要高度專注力和視覺空間協調的手部運動,書法能有效
保健防病 疾病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