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從身體外型分辨肥胖與健康,最明顯是手、腳及腰部上的贅肉﹔但若談到內臟脂肪,大家又能否從肉眼判斷?而內臟脂肪跟脂肪肝的關連又在哪裡?
甚麼是內臟脂肪?甚麼是皮下脂肪?
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最大的分別在於它們的位置。
我們平常看得見的脂肪,如在大腿、手臂或腰部位置能夠用手指「捏起來」的,屬於皮下脂肪﹔而內臟脂肪是指深藏在身體內、包圍著器官的脂肪。一般來說,皮下脂肪較多的人,有內臟脂肪的機會也較高。但身型瘦削的人,即使他們未必有中央肥胖的問題,但亦有可能有不少內臟脂肪在體內。
內臟脂肪和脂肪肝的關係
一般來說,正常肝臟含有一定的脂肪,但當整個肝臟的重量超於5-10%是脂肪的時候,便代表肝臟脂肪比率失衡,脂肪肝來襲了。
導致脂肪肝出現的成因,不外乎以下兩個︰
- 高糖高脂的飲食——引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 過量酗酒——引致酒精性脂肪肝
但為甚麼肝臟脂肪含量過高,會為我們健康帶來隱憂?
過多脂肪,差不多是一切肝病的起源
不同的研究相繼指出,內臟脂肪會釋放細胞因子﹙Cytokine﹚,引起炎症。
發炎是一種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用來示意免疫系統為受損的細胞進行修復。炎性反應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而另一種是慢性。急性的通常只維持一段較短的時間,但慢性的則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若脂肪肝發炎情況持續,會令肝臟細胞受損,長期下去,即使肝臟的修復能力再強,也無法追趕上細胞因炎症而受損的速度。久而久之,肝臟會出現纖維化的情況,嚴重影響肝臟功能,若不加以治療,會發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而當肝臟出現發炎的情況時,有可能會導致體重上升,令皮下脂肪增多,間接增加內臟脂肪的含量,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量度肝臟健康的好辦法—定期檢查肝臟ALT酵素血液含量
現今最準確量度肝臟功能的測試,必定非肝臟ALT測試莫屬。一般出現肝臟發炎的人士,ALT指數都會偏高。而ALT指數連續超過3個月超出標準的話,便代表出現慢性肝臟問題,需要多加護理肝臟健康。護肝的方法不外乎減少進食高糖高脂的食物、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給予身體足夠的休息,千萬不要低估肝臟脂肪能影響身體健康的程度,積極預防肝臟問題,才是對保護肝臟健康的妙法。
資料來源︰Medical New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