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鸡蛋因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而被誉为「黄金食物」。除了含有大量蛋白质,鸡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抗氧化剂、叶黄素和矿物质等,其对大脑的益处更被受肯定。英国的营养师甚至将鸡蛋称为「最佳养脑美食」。然而,许多人仍对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存有疑虑,担心经常食用会影响心血管健康。那么,鸡蛋到底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健康?每天吃多少才属于安全范围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建议,为健康吃得安心!
鸡蛋有助提升认知功能
一项由加州圣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对 890 名 男女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尽管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但并未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助长期维持认知功能的稳定表现。结果显示,对于每週进食 2 至 4 只鸡蛋的女性,她们的短期及长期记忆减弱幅度较小;而进食较多鸡蛋的男性,则展现出较好的认知表现。
研究人员将这些结果归因于鸡蛋所含的丰富营养成分。鸡蛋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胆固醇可能对大脑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此外,鸡蛋还含有类胡萝蔔素,能有效减少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害,对于提升认知功能和预防脑部退化具有显着的重要性。
烹调方法才是关键!
尽管鸡蛋本身营养丰富,但不健康的烹调方式却可能大大降低其健康价值。例如,使用大量油脂煎炸或搭配高盐量的酱料和加工食品,会增加饱和脂肪和钠的摄取,对心血管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选择正确的烹调方式至关重要。健康的烹调方法包括水煮、蒸煮或使用少量橄榄油煎制,这些方式能保留鸡蛋的营养价值,同时避免摄取过多的油脂和盐分。
破解鸡蛋迷思
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水平?
曾经,鸡蛋因为属于高胆固醇的动物性食品而备受争议,许多人担心食用鸡蛋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然而,近年有研究发现,导致动脉斑块累积的真正元兇是过量摄取的饱和脂肪、糖和盐,而非膳食中的胆固醇。因此,鸡蛋本身并不是健康的「威胁」,而烹调鸡蛋的方式才是影响其健康价值的关键所在。
每天可以吃多少只鸡蛋?
健康人士每週最多可吃 7 只鸡蛋而不会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影响。更有研究指出,每週进食 7 只鸡蛋有助预防中风和眼睛退化。
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且经济实惠的「超级食物」,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优质蛋白质,还能促进大脑健康,提升认知功能。只要选择健康的烹调方式,适量食用鸡蛋不仅无需担心胆固醇问题,还能成为均衡饮食中的重要一环。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适量和多样化,搭配其他富含纤维和抗氧化物的食物,才能真正达到全方位的健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