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一词源自道家思想,以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小说中那些歹角,为了长生不老残害无辜去练丹修道,正是由此而来。现代人不会练丹,但会访寻各种健康秘方,成为对抗工作和生活压力的重要任务。
一谈起养生,很多人会联想到排毒、自然疗法、食疗、天灸等等,但到底是否真的对身体有益,或者是否人人适合,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
没有养生秘籍
出生医学世家的张其成教授对养生有别树一帜的看法。他曾经搞过一个活动,访问100个100岁以上的人,想找出长寿的规律。但他发现,当中什么人都有,他们的生活习惯各异,性格和家庭状况不同,因此,他认为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养生秘籍,「所有外界的道理都必须结合自身特点,需要你直接开悟!」
他认为养生最需要的,是一颗强人的内心,不被外界牵绊。
养生变成自虐
很多人为了遵照所谓的养生法则,强迫自己做一些使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吃不想吃的东西,给自己添加压力,反而为身体带来反效果,其实是自虐。又或者另一种人,非要找出自己哪里有病,然后为治病疲于奔命,而这种状态即使活到一百岁都只是苟活。他提到,「养生在于顺应天时,而不是强求自己」,恰好对应古人所说:「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身体筋骨上的健康只是最低层次,养生要先养心。很多身体上的疾病都因为情绪产生,所以心情好自然身体好,但不要强迫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张教授认为,要做到心境平静便要化解贪、嗔、痴,而要得到长寿健康的窍门,就要「参透大道」。
但对一般人而言,这个境界实在有点难理解。小编尝试对养生有兴趣的你,建议根据以下的大原则改变心态:
1. 对事情随遇而安,不急躁、不预期结果
2. 与人相处时要宽容体谅,不斤斤计较得失,不以己度人
3. 避免发怒,心平便能气和,平静的心十分重要
4. 学习欣赏事物,以不同角度看事情
即使简单如笑多一点,都会改善心情,所以养生谨记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