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總覺得頭昏腦脹?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天氣炎熱時,身體會將血液優先輸送到皮膚表層以幫助散熱,因此腦部的供血相對減少,導致你容易昏昏欲睡、注意力難以集中。
不過,這種不適也可能與身體濕氣過重有關。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溫度調節不當,或經常飲凍飲,都容易讓身體積聚濕氣,進而引發頭暈腦脹的不適。在中醫理論中,這種情況被稱為「中陰暑」。說到「暑」,其實和「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夏季不僅炎熱,也是多雨的季節,因此中醫有了「暑邪必夾濕邪」的說法。
陽暑、陰暑破解之法大不同
針對不同類型的暑邪,中醫有不同的調理方法。陽暑多屬於濕熱型,通常發生在長時間暴露於高溫環境下,會出現發熱、口渴、汗多等症狀。相反,陰暑則以寒濕為主,常見於長時間待在冷氣房或過度進食生冷食物,容易感到頭重、四肢無力、腸胃不適。在調理時,陽暑會以解暑、化濕為主,幫助身體排出濕熱;而陰暑則著重溫散寒濕,促進循環,調和體內寒氣。
6 招防中陽暑陰暑
預防陽暑的方法
- 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減少在陽光猛烈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或盡量選擇在遮陰處活動,避免陽光直射。
- 注意防曬:選擇淺色、寬鬆、透氣的衣物,並使用防曬用具如遮陽帽、遮陽傘等。
- 補充足夠的水分:隨時補充水分,即使不感到口渴也應定時喝水,避免脫水。可以補充含鹽分的運動飲品,平衡體內電解質。
預防陰暑的方法
- 避免長時間涼冷氣:應避免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並應將溫度設定在 26°C 左右,避免與室外溫差過大。
- 避免過度進食生冷食品:應適量控制凍飲、雪糕、壽司等生冷食品的攝取。同時,建議搭配溫熱食物或飲品來中和寒氣。
- 注意適當增減衣物:隨身攜帶薄外套,尤其是在冷氣房、商場或陰涼潮濕的地方,避免身體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