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旅游旺季,不少家庭都打算扶老携幼往外地旅游。想跟家中的长者同享旅游的乐趣?出发前就要做好预备,让旅程变得圆满。如果长者本身健康良好,平时有一定活动量,一般旅游容易应付;但如果健康状况欠佳,在旅游一事上必须当心。高血压、胆固醇高、糖尿病、心脏病、唿吸系统毛病等,都是长者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决定去旅行前宜先经过细心考虑。这些慢性病患者,若病情受控,最近亦没有不适徵状,可以如常去旅行。反之病情反覆不定、身体虚弱、经常疲倦,应避免外游,免得增加旅途中的风险。
1. 行程与地点的考虑
计划行程不但要设定目的地及前往的景点,找一些衞生及治安较佳的地点会较好,更重要是衡量长者的身体状况,行程最好较轻松,例如每日两、三个景点便已足够,「朝七晚十」的密集式游览观光也未必适合。
2. 出发前6星期咨询医生
医生最明白病人的健康状况,会因应情况而作出建议,例如若病情较波动便应待病情稳定后才出发。同时,医生也可教导病人在外游时如何调校用药时间,因为时差及搭长途机,医生需要调校药物用量,所以出发前见一见医生很重要。
3. 准备病歷纸
病人出发前可主动要求主诊医生写一张病歷纸(俗称平安纸),内裏包含病歷、正服食药物等资料,病人旅游期间应随身携带,万一旅行时因身体不适而需要求医,也可避免了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言语障碍。另外,如长者曾有心脏病、中风,同行的家人宜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医疗情况,包括当地是否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位置距离下榻酒店有多远?确保病发时也能够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诊治。
4. 带备多份药物
需要长期服药的长者,出游时带药最好连原装药袋,这样即使忘了某种药的剂量或用法也能翻看药袋上的标籤,而且最好预备多一倍的药物,一份自己跟身携带,另一份放在行李箱或交亲友保管,就算不幸遗失手袋或行李,也有另一份药可以继续食,尤其某些病突然停药,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5. 需预时间注射防疫针
除了徵询医生意见之外,如计划到需要注射防疫针或想多了解某地的健康风险,也应在报名或付钱前进行。例如到需要打黄热病预防针的地区旅游,但有文献指六十岁以上人士第一次注射这种防疫针,有较高机会出现较严重的併发症,约十万人便会出现一两宗。出发前打针与否已需承担一定风险,所以付费前应先作资料搜集。
6. 平安药傍身
有些较偏远或落后的地方未必有诊所或医生,加上言语不通,有需要时未必即时有药用。一般平安药通常包括退烧药、止疴药及伤风感冒药,而急救用品如药水胶布、消毒药水等等亦应带备。很多老人家经过一天的行走观光后,返回酒店休息时才觉得双脚肌肉痠痛不已,所以他们可准备冬青膏等药膏,帮助腿部肌肉消炎退肿,翌日才能有精力继续游览。
参考资料:卫生署 旅游健康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