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长者容易抑郁,就算他们过往没有情绪问题,当上了年纪之后,都会较容易感到焦虑不安,这关乎前脑退化的问题,因为前脑名「社交脑袋」(Social Brain),主要功能是分辨是非、掌管同理心、遵循法制及融入社群的思维。这部位的血管比较密集,当年纪愈大,长者的血管容易硬化,血流量减少,导致前脑叶缺损,于是令边缘系统 (Limbic System)的情绪反应成为主导。
边缘系统对一个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个人生理上的正常运作及生存意识,全靠这个系统正常运作,它掌管三大维生范畴,包括:一、进食;二、危机警报,例如感到惊慌的时候如何快速对应;三、繁殖下一代,延续人类族群发展。假如长者脑部受伤或受疾病影响,令边缘系统不受控制,便会出现进食过量(尤其是甜食),容易产生情绪焦虑、抑郁或性慾失控的问题,因为前脑叶的社交脑袋失去了控制情绪的能力。
患有认知障碍症的病人,边缘系统同样出现问题,导致他们控制不到食慾,因而不断进食。情绪方面亦有可能陷入失控状态,容易抑郁及暴躁,所以常将情绪发洩在家人身上。因此,不论年纪有多大,能保持一个人的性格稳定,全靠前脑的正常运作。如这部分在老年期有所缺损,可导致长者情绪失控,容易与亲人及朋友关係恶化,这就是老化的前脑理论。
情绪也会老化?
这是因为情绪的大脑额叶,是人类身体中较早老化的部分,它比大脑中与记忆、认知能力相关的部分,以及关係到体力的肌肉等,都还要更早开始老化。有些人退休后,从此不必再去上班,就突然变得无精打采,快速衰老,这也是额叶功能低下的关係。有一名专门研究老人的精神科医师,至今看过数千张电脑断层扫描(CT)与磁振造影(MRI)所拍摄的高龄者脑部照片,发现即使未罹患脑退化症的健康人士,只要年纪一大,大家的脑部都萎缩了。结论是只要年纪大了,人类的大脑就会生理性地萎缩。此时,并非整个大脑一起萎缩,而是从额叶开始萎缩。虽然额叶萎缩了,但并不会立即失去功能,智能也不会特别改变,但惊讶、愤怒、悲伤、欢喜这类情绪变化就会很明显。因此就有「情绪老化」之说。
前脑(额叶及颞叶)功能解说
人的前脑包括额叶 (Frontal Lobe) 及颞叶 (Temporal Lobe),合称为「社交脑袋」(Social Brain)。人性、思维、自觉、德行、团体、创造人伦社会都是社交脑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