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科学家认为颜色与人的大脑有着某种联系,不同颜色对人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其实色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日常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色彩是视觉传达信息的一个重要因素,能表达情感,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绪、精神以及行动反映。色彩的调制与运用得当,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无比的美感,有效地缓解疲劳和心理压力。
从前选择家居装修,色调大多是米白,比较单调。现在变化较多,可是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颜色呢?色彩心理学(Color Psychology)指出,色温(Color's Temperature)和色调(Color's Tonal)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心情与感受。首先,你要问自己:你希望你的房间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效果?色彩可分为「暖色」与「冷色」,在室内设计色彩心理学 (Interior Design Color Psychology)中,黄、红、橙色系被视为暖色系,紫、蓝、绿色系则为冷色系。在大自然中,阳光、火焰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海水、碧绿的草地则让你觉得凉爽而清新,而介于冷、暖色系之间的颜色,如米黄色、浅灰色等,则被称为中性色。在室内设计中,暖色系更倾向于营造一种亲密、舒适的环境,如果你的房间很大却觉得不够温暖,或许你应该考虑换一种颜色;相反,冷色系则可以在视觉上扩大空间感,更适用于空间较小的房间。
四种家居颜色 影响心理健康
家居装修颜色选择对家居整体风格有好大影响,所以现今都不少人会选择告别以往乏味的白色墙面,换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作为家中颜色主调。不过,原来有些颜色,佔家中很大的面积,会对大家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由于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波长,承载着不同的频率,人的身体与心理很容易受到色彩的潜在影响,所以大家要慎用以下四种家居装修颜色。
红色使人身心受压
不少人认为红色代表吉祥,所以每逢农历新年及结婚喜事,大家都会见到红色的出现。红色还具有热情的含义,布满燃烧的气力。但用得太多红色,会让眼睛负担过重,容易令人身心受压、出现焦躁症,长期接触会令人疲劳,甚至精疲力竭嘅感觉。所以,红色只可做配色,不可作家居主色调。
深蓝色令人消极
蓝色可改善集中力,促进大脑的运作,如果家居以深蓝色作主调,或会令屋内有一种阴气沉沉和心情低落的感觉。长期在这种环境生活,或会令人变得消极、健康亦会欠佳。
黄色容易烦躁不安
家中装饰以黄色作主调,视觉刺激太过强烈,易情绪不稳,更可能令人心情忧郁,烦躁不安。此外,黄色亦会令人的脑神经意识中,充满多层幻觉,对于精神健康欠佳的朋友来说,建议不要使用黄色主调。
紫色产生压抑感
紫色带给人沉静,神秘及浪漫的感觉,故深受很多年青人欢迎,但如果家中空间被紫色佔了很大的面积,则易令屋内空间的色调变深,而产生压抑感。如果希望家居能带有愉快的感觉,此色只可作点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