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化过程中,记忆力常常会随年龄的增进而逐渐衰退,以致很多长者都会觉得自己变得十分善忘,甚或担心自己已患上认知障碍症。事实上记忆力衰退是受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教育程度所影响。若长者能多动脑筋及记得其法,便能维持较良好的记忆力。
记忆力减弱的速度在正常老化过程中非常缓慢,一般而言,在70岁后,记忆力才会有较明显的减退。而长者在短暂记忆(即由数秒至一、两分钟)、久远记忆(如多年前发生的事件细节)和程序性记忆(如打太极的步骤)均能保持。一般来说,长者仍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掌握概念和技巧方面,如下棋、烹饪等。长者可以透过重復练习和运用适当的技巧来改善和维持记忆力。除了记忆力衰退外,认知障碍症患者的理解、语言、学习、计算和判断能力都会受影响。
影响长者记忆力的因素
- 不专心或心不在焉,或受外界的干扰,分散了注意力。
- 过度疲倦,不能集中精神去接收资料。
- 缺乏运用及练习的机会。
- 心理压力与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 缺乏自信心,例如觉得自己蠢、无学识,和对新事物有所恐惧,因而过分消极。
增强记忆方法
- 加强接收:避免一心多用,减少外界的干扰。
- 简化资料及分开步骤学习和记忆:如每次只学习太极拳的其中一招。
- 联系资料:将新资料和旧知识联系,亦可把事物影像化并加上联想,如将影像漫画化或夸张化以加强记忆。例如煲水时,想像大像跳进泳池引致「水花四溅、隆然巨响!」,去提醒自己「煲干水」及「滚泻水」的严重后果。
- 归纳分类:把事物分门别类,将相似或相同的东西归纳在同一组,例如把想购买的食物分类记忆。
- 培养观察力: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将有用的资料(如别人的样貌特徵),特别记下。
- 保持感官敏锐:如发现视觉或听觉有衰退的迹像,应及早诊治,需要时配戴合适的眼镜或助听器。
- 纠正有关记忆的消极和悲观想法,运用正面的思想及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提高自信心。
假若长者懂得运用适当的技巧,维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保持良好的记忆力。但如发觉记忆力急剧衰退,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家居安全,就应尽早求医诊治。
资料来源︰卫生署 长者健康服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