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枕邊人嫌有「老人味」?體味改變可能是身體出毛病了!

您是否曾經在親密的瞬間,對伴侶的玩笑感到一絲不安?那句「你怎麼有股老人味?」看似是輕鬆的調侃,卻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健康信號。隨年齡增長,我們的體味也會隨之而改變。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選擇,還可能揭示了潛在的健康問題。

 

為何會有「老人味」?

「老人味」,在日本通稱為「加齡臭」,指的是中老年人特有的體味。這種氣味的出現與皮脂腺功能退化有關。由於油脂分泌不均,導致四肢的油脂分泌較少,而頭皮、耳後、胸腹、腋下、跨下及腳部等部位的油脂分泌較旺盛。這些油脂經氧化後會形成 2-壬烯醛化合物,從而產生「老人味」。此外,年長人士的皮膚皺褶較多,容易積聚污垢,不利於清潔。當細菌對這些老廢角質、油脂和汗水進行代謝時,也會產生異味。

中醫理論也提到,「女子七七、男子七八,天癸竭、肝腎衰」,即在女性 49 歲、男性 56 歲時,促進身體生長的物質耗盡,肝腎功能逐漸下降,導致新陳代謝減慢,老廢角質更容易堆積,進一步加劇了「老人味」的產生。

 

氣味異常 肝腎功能惹關注

然而,「老人味」的形成並不僅限於皮膚表面。皮膚科醫生趙昭明提醒,內臟問題或慢性疾病的出現同樣會導致體味異常。當腎功能下降時,身體可能無法有效排出廢物,這些廢物便會透過皮膚排出,導致身體發出阿摩尼亞的刺鼻氣味。此外,肝功能欠佳也會使廢物代謝速度下降,從而產生異味。中醫則認為,體味濃烈往往與腎虛有關,而改善「老人味」的關鍵在於滋補腎氣,提升腎臟功能。

 

3 招助您輕鬆告別「老人味」 

多喝水
每天補充足夠的水分(健康成年人約2 公升;長者約1.5 公升)能促進排汗和排尿,有助降低體內毒素濃度,從而減輕異味。

注重身體清潔
洗澡時,應加強清潔頭皮、耳後、胸腹、腋下、跨下及腳部等油脂分泌旺盛的部位。建議選用溫和的沐浴乳,洗淨後在乾燥的部位擦上乳液,保持皮膚滋潤。此外,不建議使用止汗香體劑,以免香氣與分泌物混合後產生異味。

保持輕鬆心情
過度的壓力會促使體內產生過多的活性氧,這些活性氧會導致皮脂氧化,從而使體味變得更強烈。通過適當的運動、冥想或其他放鬆技巧來減少壓力,能夠有效地減少因壓力而引起的異味。

相關文章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腎虛腎病不一樣 別弄錯了
中醫和西醫的「腎」屬不同概念,因此中醫的腎虛不一定等同西醫的腎病。到底兩者有什麼分別?它們之間會不會有所關連?   西醫說的「腎」指的是腎臟這個特定器官,當腎臟發生器質性改變時,便是西醫稱為的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腎友出行】5 個小貼士讓旅行輕鬆無憂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旅行旺季,許多人都蜂擁而至出國旅遊。但開心出遊的同時,腎友需多加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在出發前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確保旅程輕鬆愉快、無後顧之憂。腎功能較弱的朋友,日常生活中已經需要多加注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男人最痛】雄風不再竟因更年期?「男性更年期」您不可不知的真相!
曾經意氣風發的您,如今卻開始感到力不從心,雄風漸逝,彷彿失去了昔日的自信和動力。您或許以為這只是一時的疲憊,但實際上,您可能正在經歷「男性更年期」!沒錯,男人也有更年期,而且這一現象遠比您想像的更為普
保健防病
預防長者跌倒!8大家居環境改善妙法
根據一項研究指出,在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之中,每5人便有1人最少曾在家中跌倒一次。跌倒看似是一個小問題,但對於長者來說,跌倒有可能造成的嚴重的損害如骨折,限制了他們日常的生活,失去獨立的能力。值得留意的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大腦缺水易加速退化?每天應補足這個水量!
一直提倡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應攝取 8 杯水,不僅有助補充身體水分、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原來這個簡單的習慣還能維持大腦健康! 早前,台灣科博特診所院長陳博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許多人只有在感到口渴時才喝水,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臉部竟隱藏大腦排毒通道?多按摩有助緩減腦退化!
許多人將腦霧歸因於壓力或年齡增長,但其實背後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大腦代謝廢物的累積。研究顯示,大腦也擁有與肝腎類似的排毒系統,而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排毒通道竟然遍佈於我們的臉頰底下!透過適當的外部按摩,就能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護肝補腎:同源共榮的養生之道
隨著人口老化、生活習慣的改變,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為我們的健康敲響了警號。現代人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加上外賣文化的普及、熬夜成癮等不良習慣,使肝臟和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肝臟和腎臟是人體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夏日炎炎飲凍飲 腎陽有損脈象沉
這個星期香港的溫度高、空氣又潮濕,常見到朋友與家人都會喝一大杯凍飲。有時我按捺不住就會嘮叨兩句:「凍飲對腸胃及腎陽不好,應少喝啊!」可是忠言逆耳,往往換來一番反諷,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女性朋友更
保健防病
肝排毒 是好是壞?
坊間上的肝排毒計畫五花八門,滿街都有據稱能排走肝臟毒素的蔬果汁、茶飲、保健品等。可是,肝臟未必需要這種輔助。   我們的器官本來有一套系統可以處理及排除毒素,而坊間上的肝排毒方法並沒有太多的研
保健防病
【涼茶養生】涼茶天天喝可養生?這一類人要小心!
許多港人都有飲涼茶的習慣,認為涼茶具有清熱解毒、下火祛濕的功效,甚至相信每天飲用能帶來保健作用。然而,早前有一則新聞報導指出,一名老翁因每天飲用某款涼茶而導致腎衰竭,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保健防病
健康專題
【腎臟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如何選擇?預防才是好對策!
經常看到不少腎友討論,當腎功能下降至某程度時,是否已經需要「洗腎」,以及該選擇哪種透析方式。事實上,什麼時候應該開始透析,以及在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之間如何選擇,確實讓許多腎友和家屬感到困惑。了解這兩種
保健防病
不想藥材易變質 存放遵照三守則
不少人都喜歡以海味或中藥材炮製老火靚湯,以達至保健養生的功效。但若食材存放不妥,反而會弄巧反拙,有機會令到藥性變質,補身隨時變傷身!   Tips 1:乾身食材忌放雪櫃 乾身的海味如乾花膠、乾鮑魚、陳
保健防病 疾病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