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進行。 當然理想的冥想地點是相對安靜、整潔、舒適的,最好可以在房間的一角闢為冥想的專用空間,那裡空氣流通沒有雜物,練習場地最好與工作區分出來,遠離廚房、電視和電話,避免他人的打擾。至於冥想的時間,白天或夜晚也可以,不過傳統上最佳時段是清晨和深夜,因為這時周圍都安靜了下來,不太可能被打擾,而且人在這兩個時段是最純淨和最有覺察力。每天在固定時間與地點冥想,養成習慣,讓它成為你日程中一個固定不變的部分,這對於深化練習極為有益。即使每天的日程不同,也盡可能找到合適的時間並持續下去。這樣做有利消除因懶惰和拖延而產生的心理抗拒。
冥想過程的五個步驟
第一步:清理
首先,身體要做好準備。當身體感到精力充沛、舒適、輕盈、放鬆的時候,冥想會較容易順利進行。淋浴或簡單的洗臉、洗手、洗腳,都有助找到這種清新的感覺。如果在清晨,於冥想之前完成排便,身體會感到更加舒適。
第二步:伸展
有些人發現,在一整晚的睡眠之後,身體會變得僵硬痠痛。遇到這種情況時,洗一個溫水澡並做一些緩慢的伸展練習,能夠幫助身體恢復到適合冥想的狀態。伸展並活絡背部及雙腿,能夠有效地增強冥想坐姿的舒適度。即使只是幾分鐘的伸展,都能夠大大改善冥想品質。伸展活動不同於長時間的有氧運動,既不會讓你感到疲憊,也不會讓身體過份興奮。相反地,伸展活動可以柔和地喚醒你,幫助你放鬆肌肉,減輕精神壓力,集中注意力。所以在冥想之前,至少需要5-10分鐘的時間用於伸展身體,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
第三步:放鬆
完成伸展練習之後,進行簡短的放鬆練習十分有益。舒適地平躺下來,讓背部緊貼地板或墊子。在頭部下方墊一個薄墊子,身上蓋一條毯子或披肩。雙臂置於身體兩側,手臂與軀幹微微分開,掌心向上,雙腿以舒適的距離打開。確保你的身體重量均勻分布,沒有扭轉或傾向一側。頭部要擺在中央位置,不要倒向一側,否則會給頸部造成壓力。這個放鬆的體位叫「攤屍式」(Shavasana) ,你只需安靜、放鬆地平躺著。輕輕閉上你的雙眼,花幾分鐘的時間關注呼吸:用鼻子輕柔地吸氣,再緩慢地呼出來,吸氣和呼氣之間不要用間斷或停頓。以這種姿勢平躺著,就可以引領自己做簡短的放鬆練習。按照順序關注自己的每個主要肌群,再逐漸關注到整個身體。如有需要還可以使用輔助放鬆的音樂,但練習時間不宜過長,不應超過10分鐘。你的心要保持清醒,因為對大部分人而言,此時很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第四步:大腦與神經系統的放鬆
呼吸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對身體的緊張程度、大腦的穩定和清晰度,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冥想前作專門的坐姿進行瑜伽呼吸練習,可以使精神趨於平靜,有助於內在的專注、集中與穩定。某些人一開始會排斥,不太願意在這些練習上耗費時間。但是一旦完成,你會發現它們對深化冥想極為有效。呼吸的狀態對情緒的平衡和心理的穩定,都具有神奇的作用。
第五步:冥想坐姿
完成呼吸練習後,你就可以開始進行冥想。採用冥想姿態坐好,慢慢讓你的呼吸變得深長而柔和。靜靜地坐著,持續以舒適的坐姿練習,讓心念平靜下來並向內專注。只要你沒有不適感就一直坐下去。在準備結束冥想時,先讓覺知回到呼吸上,然後再過渡到身體上。用雙手手掌輕輕覆蓋眼睛,睜開雙眼目視掌心,漸漸把覺知從對內的感受轉移到外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