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的骨骼新陈代谢病症。患者的骨质密度减少,令骨骼结构变得脆弱,因而容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好发期是50岁起,然而,当我们迈入40岁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组织的钙质会逐渐流失,骨质变得脆弱而形成骨质密度疏松和容易折断。虽然骨质疏松会影响全身的骨,但脆性骨折会出现在特别的位置,并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显示有其他的因素导致骨折。60岁后会最先出现手腕骨折,接着嵴骨。而至80岁后才出现股骨折,这可能与失肌症愈趋严重及摔跌有关。

 

成因

  • 年龄增长:45岁以上或更年期后的妇女,体内雌性荷尔蒙下降,导致骨骼内的钙质大量流失,加上破骨细胞较造骨细胞活跃得多,骨骼生长受到抑压﹔因此,这些妇女特别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 性别: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6至8倍。
  • 缺乏雌激素:女性过早停经(45岁前)或接受切除卵巢手术因而导致提早停经。
  • 种族差别:亚裔人及白种人比黑种人更易患此症。
  • 长期摄取钙质不足:偏食、节食或日常的饮食含钙量低的妇女,尤其是不喝牛奶、不吃乳制品、豆类及蔬菜。
  • 吸烟、酗酒、喝太多咖啡。
  • 先天性骨架小、身材瘦小及体重轻者。
  • 家族性遗传。
  • 少接触阳光。
  • 缺乏运动。
  • 某些病患者如洗肾者、维他命D缺乏者和曾接受肠胃手术的人士。患有风湿关节炎、血癌及内分泌毛病等的人士也比较容易患上此症。
  • 长期服食一些激素如类固醇药物可引致骨质流失。

 

症状

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没有任何病徵,若感到痛楚,一般都是由于骨折所致。最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嵴椎及前臂骨。患者或因轻微碰撞,或因跌倒而股骨骨折,嵴椎骨即使没有任何碰撞也会渐渐塌陷,令背部变得弯曲,形成驼背及变得矮小,部分患者亦会出现背痛的情况。

 

诊断方法

常见测量骨质密度的 方法有:

  • 双能量X光吸收测量仪(DEXA):用于诊断及监察治疗的效果。
  • 超声波仪器(QuantitativeUltrasoundQUS):只可以作为骨质密度的初步筛验方法,并不能作为确诊工具。

 

治疗

  • 抗流失类药物(如 calcitonin),可减缓骨质流失速度
  • 促骨生长类药物(如 teriparatide),帮助增加骨质密度
  • 雌激素,适度补充可强化钙质运作效率

 

併发症

  • 髋部骨折:会有长期疼痛、行动不便等症状,甚至需依赖他人照护。此外,髋骨骨折也可能致死,骨折第一年内有20-24%的患者会死亡,往后五年亦有死亡风险。
  • 嵴椎压迫性骨折:腰背痛、驼背、身高变矮、行动困难是常见的症状,严重时需长期卧床,肺部功能也可能受损。
  • 心理健康受损:心理状态也会受影响,由于外貌改变,患者自尊可能受挫,甚至会引发忧郁症。

 

风险高人士

  • 50岁以上长辈
  • 女性,女性患病机率大于男性
  • 人种因素,亚洲人与高加索人较易患病
  • 骨质疏松症家族病史
  • 疾病因素,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 吸烟、酗酒
  • 饮食不正常,如钙质、蛋白质、维生素D摄取不足
  • 缺乏运动

 

预防方法

1.均衡饮食

  • 多选择含丰富钙质的食物,例如:
  • 奶类食品:如牛奶、奶类制品、芝士、乳酪等(可选择一些低脂或脱脂产品以免造成过胖)。
  • 海产类:连骨或壳食用的海产,如白饭鱼、银鱼干及虾米等。
  • 豆品类:板豆腐、加钙豆浆、素鸡、枝竹及腐皮等。
  • 蔬菜类:深绿色的蔬菜,如白菜、西兰花、菜心等。
  • 果仁类:如杏仁及芝麻等。
  • 摄取足够维生素D,例如:鸡蛋黄、已添加维生素D的牛奶等。
  • 减少进食含高盐分的食物,如咸鱼和豉油等调味料,以减少钙质流失。

2.切勿吸烟、酗酒。应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等。

3.适量的负重运动,例如:步行、太极、健身操等。保持每星期最少做3次、 每次30-60分钟的运动。

4.户外活动,透过晒太阳来协助制造维生素D,以帮助吸收钙质。但切忌曝晒,以免灼伤。

 

骨质疏松症数据

随着人口老化,骨折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资料显示,香港约有30万妇女及10万男士患有此症。

美国有统计数字: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人数已超过心肌梗塞、脑中风和乳腺癌三种疾病的总和;仅骨质疏松性骨折每年的治疗花费:美国200亿美元、英国10亿英镑、德国25亿欧元。看到这些数字,再结合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四高一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用和低生活品质)的这些特点,足以配得上「健康杀手」的称谓。

 

参考资料:卫生署、香港骨质疏松学会

相关文章
疾病资讯
肝脏
肝脏的功能
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像人体的化工厂。主要功能如下: 分泌功能 肝细胞分泌胆汁,含有胆固醇、卵磷脂、胆盐和胆红素。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吸收,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胆
疾病资讯
肾病
服止痛药会伤肾?
市面上售卖的止痛药常添加咖啡因、阿斯匹灵,以加强止痛效果。这两种止痛消炎药混合,会使毒性增强,长期服用易对肾脏造成损害。许多综合性止痛剂含有大量咖啡因,用药者会出现咖啡因成瘾的现象,早期没有自觉,容易
疾病资讯
脑退化
脑中风会加剧脑中风!中风一次大脑恐衰老 3.6 岁!
脑中风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之一。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1 亿人曾经罹患过中风。脑中风的好发年龄为 50 至 75 岁。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中风患者在康復后会出现身体活动受限、进食困难、语言障碍等后遗症,
疾病资讯
肾病
糖尿肾病
糖尿病的病情若长期控制不佳,体内过高的血糖和血压会不断伤害肾脏的血管,增加肾脏过滤血液的负荷,久而久之便导致肾脏病变。当肾脏的代谢功能丧失超过90%,则成为尿毒症,病患需要接受透析治疗(洗肾)或是肾脏移
疾病资讯
肾病
没有喝对 小心引发健康危机
早上昏昏欲睡可以喝杯茶提神;聚餐吃多了可以喝杯茶解腻。喝茶有很多好处,可是也不能当水喝。过量饮用可以引爆肾脏危机。   美国曾经有一名中年男子因为过量喝茶令肾功能急遽下降,最终需要洗肾。他因为
疾病资讯
肝脏
内脏脂肪岂止是脂肪—脂肪肝的起源
若要从身体外型分辨肥胖与健康,最明显是手、脚及腰部上的赘肉﹔但若谈到内脏脂肪,大家又能否从肉眼判断?而内脏脂肪跟脂肪肝的关连又在哪里?   甚么是内脏脂肪?甚么是皮下脂肪? 内脏脂肪与皮下脂
疾病资讯
【湿疹】转季湿疹又发作?补气血才是根本解方!
每逢春季,天气逐渐变得闷热潮湿,溼闷的环境容易诱发湿疹,且发作时间往往更长,让患者苦不堪言。湿疹不仅带来皮肤红肿、瘙痒、渗液等不适,还可能因反覆发作影响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许多人误以为湿疹只是单纯的皮
疾病资讯
脑退化
照顾者指南:如何支持脑部退化家人的生活
脑部功能异常衰退的患者,其脑细胞会急剧退化,除了会影响记忆力之外,其他的认知功能也会渐渐下降。这不但是对患者本人的打击,对于照顾者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阶段。今天,我们将会探讨如何支持和照顾患有
疾病资讯
偏头痛或是脑退化徵兆?寻找头痛根源为上策!
偏头痛被列为全球第二大导致残疾的原因。全球约有 10 亿人深受偏头痛困扰,即每 7 人中便有 1 人是偏头痛患者。当中,女性比男性有较机会出现偏头痛,并好发于青壮年期。偏头痛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更有研究指
疾病资讯
肾脏病有哪些症状?
正常人的肾脏储备能力相当大,每一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元组成,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当肾脏功能完全正常、身体没有任何异状时,平时只要有25%的肾元在工作,就可以满足到日常的需求,其余75%则轮流休息。换言之,除
疾病资讯
肾病
洗肾也要活的开心健康
不少有慢性肾脏问题的人得知需要洗肾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不少例子因为无法接受需要长期依赖洗肾而变得沉默和消极,因为情绪而令生活品质下降。其实,需要洗肾的肾友也可以透过饮食和运动改善体力。体能好
疾病资讯
肝脏
肝脏结疤随时可大可小?认识肝脏纤维化
除了皮肤会结疤外,原来肝脏亦会结疤,而且随时是一个可大可小的身体危机!纵使肝脏为人体内自我修復能力最强的器官,被切除的肝脏平均只需8星期便能回復原来的大小,但肝脏结疤并非如皮肤结疤般简单,不及时处理随
保健防病 疾病资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