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的立冬日是 11月 7日。立冬意味秋去冬来,冬天的正式开始。随着气温骤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也进入了相对缓慢的阶段。老一辈的人常言道:「秋天补肾,冬天养肾。」根据传统习俗,人们常在立冬时进补,以慰劳过去一年的辛劳,并藉此调养身体,恢復元气。
为何冬天适合补肾?
中医有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里所说的「藏精」指的是肾精。肾脏被视为人体的「先天之本」,负责储存精气,而这些精气可以转化为肾气。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增强生殖能力,以及抵御外界病邪的入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帝内经》也提到:「冬三月此谓闭藏,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立冬标志着阳气开始内藏,阴气达到高峰。此时,自然界中的万物活动逐渐减少,进入休养状态,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对人体来说,这也正是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机。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体内阳气的内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因此,冬天是肾脏「藏精」的季节,适当的进补不仅有助于强健肾脏,还能提升免疫力。当肾气充足时,气血自然旺盛,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增强,从而减少患上重病的机会。
冬天养生食材推介
饮食调理是冬季养生中重要的一环。适当选择滋补的食材,不仅能帮助养肾补气,还能增强身体的免抗力。以下是一些适合冬天进补的养生食材推介:
- 黑豆:又名乌豆。中医认为「黑色入肾」,因此黑豆被视为养肾的佳品,黑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和多种矿物质,黑豆不仅能滋补肾气,还有助促进血液循环。
- 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除了能提升肾功能,枸杞还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 和多种氨基酸等,有助增强免疫力。
- 当归:常被用作冬天的进补食材,具有养血活血的功效。冬季加入当归煮汤,能有助改善手脚冰冷、气血不足等问题。
- 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特别适合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睡眠不佳、手脚冰冷的人士。在日常膳食中加入红枣,不仅可以改善气血不足,还能缓解冬季常见的疲劳感,帮助提升整体活力。
- 银耳:又名白木耳。被誉为「平民燕窝」的白木耳,具有滋阴润肺、补血养颜的功效。冬天干燥时,用银耳煮汤能润燥滋补,改善皮肤干燥问题。然而,由于白木耳含有许多矿物质,肾功能不佳者应避免食用。
- 羊肉: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益阳、驱寒保暖、补气养血、健脾开胃的功效,羊肉能帮助缓解疲乏无力、精神萎靡、腰酸背痛等问题。此外,羊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补血和促进血液循环有显着的帮助,还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并改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