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森林都是我们净化心灵的理想之地。我们究竟从何时开始把在森林中行走称作是一种「沐浴」,并将其作为一种养生保健方式?答案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地球的人口结构变化。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数据,全球城镇人口从1950年的7.46亿增长到2014年的39亿。这意味着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在这些地区接触大自然,变得越来越困难。加上风险投资公司 Kleiner Perkins 的最新研究显示,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电脑屏幕的时间长达9.9小时。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数据更值得警惕。有人担心,我们可能会因此沦为科技的奴隶,而非科技的主人。给自己一点时间远离科技、亲近自然,沉浸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我们便可调整神经系统,培养身、心、灵健康。
源自日本
日本对这个问题体会颇深,该国有9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事实上,森林浴一词最早就是由日本林业厅于1982年创造的。所谓「森林浴」,其实是一种诗意化的说法,指的是用五官吸收和体会森林的氛围。日本医科大学(Nippon Medical School)教授兼日本森林医学会(Japanese Society of Forest Medicine)主席李卿表示,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日本神道教和佛教的修行方式,后来成为了该国一大养生保健支柱,政府甚至在过去10年投资1000多万美元对森林浴展开研究。他的研究表明,身处森林之中,人类的神经系统可以处在最佳状态。这与自然芳香疗法的效果相似——树木和植物散发出一种名为芬多精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加我们所谓的「自然杀手细胞」数量,有助于抵御疾病。研究还发现长期身处森林可以降低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同时增强我们的活力,令精力更加充沛。
公园处方
这听起来有点像伪科学,但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沉浸在森林中的确会对人体产生实质性影响,包括降低血压、增加能量和缓解抑郁。史丹福大学201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公园裏散步可以减缓大脑中一个特定区域的血流,而这个区域往往与焦虑有关(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心理状态在城市居民中极其普遍)。与此同时,类似的研究表明,经常在绿色空间裏行走的成年人注意力更加集中,心情抑郁的比例也远低于其他人。
森林浴益处
香港也有举办森林浴的团体——「香港森林浴」,不时在香港不同的郊野公园,举办不同的森林治疗活动。他们的网页亦分享了科学证明深度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其中包括:
- 降低血压
- 减慢过快的心跳
- 有助降低血糖
- 减少压力激素水平
- 增加能够对抗感染和癌症的白血球
- 增强免疫系统
- 改善心情
资料来源: Shinrin Yoku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