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长辈常抱怨,随着年龄增长,肩膀开始变得僵硬、不如以前灵活,甚至还会疼痛难耐。其实,这很可能是「肩周炎」引起的。由于「肩周炎」多发于 50 至 60 岁的中老年人,因此又被称为「五十肩」。这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随着岁月流逝,关节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肩部灵活性减弱。若未及时处理,严重时更可能引发剧烈疼痛,对日常生活与活动能力造成极大影响。
中医如何看「五十肩」?
「五十肩」的正式学名为「慢性沾黏性关节囊炎」,是一种由肩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发炎引起的疾病。当肩膀发炎时,关节囊会变厚并收缩,导致肩膀的活动角度受限。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减少,进一步影响肩关节的润滑与活动能力,最终引发疼痛与不适。虽然大多数「五十肩」患者并无明确的病因,但部分病因可能与长期进行重复性动作、过度使用肩部或运动损伤有关。
在中医角理论中,「五十肩」又被称为「漏风肩」,其发生不仅与年龄增长有关,还可能与肾虚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骨骼的生长与发育依赖于肾脏功能。当肾精充足时,骨髓丰盈,能促进血液生成,为骨骼提供营养,令骨骼强健。但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渐衰,肾气不足。若出汗后吹风、睡觉肩膀受凉,或长期劳累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顺,筋脉僵硬,便容易引发肩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问题。
「五十肩」的症状有哪些?
「五十肩」早期的症状通常包括肩部经常疼痛、灵活性下降以及僵硬感,夜间疼痛尤为明显,且疼痛可能延伸至颈部或手臂,但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肩部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导致洗头、梳头、穿脱衣服等简单动作变得困难,僵硬感也愈加明显。若进展到严重阶段,患者可能出现肩部肌肉痉挛或萎缩,进一步限制肩膀功能,对生活起居造成严重影响。
化解肩膀疼痛 益气补虚是关键!
「五十肩」的形成多与气血不足、经络阻滞、风寒湿侵袭或肾虚有关。在日常膳食中,可加入有助补益气血、温经散寒及疏通经络的食物,不仅能缓解肩膀疼痛,还能改善整体体质,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復。以下为推荐的一款中医养生食疗汤水:
杜仲黑豆汤
功效:补肾强筋骨,缓解肩膀疼痛
材料:杜仲 15 克、黑豆 50 克、猪骨或瘦肉 200 克、生姜 3 片
做法:
1. 黑豆提前浸泡 1 小时。
2. 杜仲稍微洗净,与黑豆、猪骨或瘦肉、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
3. 用小火煲约 1.5 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除了养生食疗的调理,还可以考虑使用「肝肾力」作为日常肝肾保健,为肝肾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肝肾力」由独特的日本汉方配方研制而成,其核心成分提取自三七和杜仲叶的草本精华,具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效保护肝肾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减少炎症并促进肝肾功能正常运作。科研证实,「肝肾力」对提升肾功能有正面作用。不少用家在持续服用后反映,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四肢乏力的问题得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也明显提升。
「五十肩」可以预防吗?
通过日常肩关节的适度运动(如伸展和旋转)、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度使用肩膀以及注意肩部保暖,可以有效降低患上「五十肩」的风险。同时,多摄取富含钙质、维生素 D 和抗氧化物的食物,有助维持肩关节健康。定期放松肩部肌肉(如按摩、热敷)并缓解压力,也能预防肩膀僵硬或疼痛的发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五十肩」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