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在发达地区,总人口约百分之五的男性及百分之十的女性患上抑郁症。约六个人中便会有一个人在生命中患上抑郁症,此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而第一次病发的平均年龄为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岁。它会影响患者有负面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使患者在情绪上及行为上出现问题,严重的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幸好,抑郁症有药可医。
成因:
- 遗传
- 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
- 人际关係问题
- 以负面方法处理压力,如拒绝正视问题的存在、逃避问题源头、用酒精或药物麻醉自己,以及思想悲观
- 缺乏人际间的支持
症状:
一般而言,下列症状需持续两星期或以上,并影响日常生活和处事能力才可以确诊为病徵。
- 情绪低落或悲观
- 对事物或以往嗜好失去兴趣
- 食慾不振或饮食过量,体重改变(下降或增加)
- 失眠或渴睡
- 活动能量下降或经常感到疲倦
- 没有目标的行为增加,如重复写字或踱步,行动及语言迟缓(根据旁人观察)
- 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内疚
- 难以集中、思考或作出决定
- 有自杀念头
分辨悲伤和抑郁症十分重要。当我们遇上亲人离世、和爱人分手或失去工作等,都是在情绪上难以平伏的经歷。感到沮丧、难过、哀伤都是正常反应,但因为这些反应的确跟抑郁症相似,有时会被误以为是患上抑郁。所以知道两者的分别也相当动要:
- 悲伤的感觉是一波一波来袭的,通常夹杂正面的情绪,如对逝者或爱人的美好回忆。但患上抑郁的人会在两周内大部份时间持续负面。
- 在悲伤状态的人的自我形象一般能够维持,但抑郁症患者则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甚至讨厌自己。
治疗
在众多精神病患当中,抑郁症是最能经治疗控制的,约八成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在断症和治疗开始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诊断,包括跟病人详谈及身体检查,以了解病人的徵状、药物及家族病史,及环境因素;更有可能以验血确保情况不是由另一些身体状况,如甲状腺毛病所引起的,以作出适当的疗程。
药物治疗
脑内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抑郁,因此会针对这方面对症下药以改变一个人脑内的化学物质。这些药物既非镇静剂也非兴奋剂,不会做成依赖,而一般不会对没患有抑郁症的人引起作用。
药物治疗在头一到两周会起约干作用,但可能需要服两、三个月才看见整体效果。如果病人服药数周后感到病情没有进展,应及早告知医生,让他更改用量或药物种类。如果出现副作用,必须告诉医生。
心理治疗
轻度抑郁可以单靠心理治疗或谈话处理,而中度至严重程度的抑郁症则多数跟药物治疗一起运用。临床研究颢示,「认知行为治疗法」能有效地帮助抑郁症患者。治疗集中在「当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视乎病情的轻重度,心理治疗可能要数周至更长时间才会见效。
脑电盪治疗
针对严重患者的治疗方式。
自我改善情绪的方法:
- 适当运动
- 培养兴趣,积极社交生活
- 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喝酒
- 充足及良好睡眠习惯
抑郁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如果发现有相关徵状,应及早找专业人士如生或心理医生治疗。